(進階工作坊7.3開課!尚有少數名額,歡迎報名)每週六下午,邱若龍教你畫漫畫!每個人都可以創作!「用漫畫講在地故事」課程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451c0_64118c94d0754c449787775d8b1a807e.jpg/v1/fill/w_317,h_475,al_c,q_80,enc_auto/7451c0_64118c94d0754c449787775d8b1a807e.jpg)
講師:邱若龍(電影《賽德克・巴萊》原作漫畫家) 時間:初階課程6.11-7.2,進階課程7.9-7.30,每週六下午1:00-3:00,2小時 人數:每堂20人(條件:有興趣,想學漫畫) 地點:小小書房 費用:初階1500元,進階漫畫工作坊1500元
沙貓貓說:去年因為雙和城市生活走讀的活動,要了解永和巷弄、河堤一帶的歷史,特別拜訪邱若龍老師,想請他談談他童年時期到現在的永和變化。一進他位於豫溪街的工作室,發現老師搜集了非常多原住民相關的服飾、文物、用具、書籍,每一樣東西的來歷、用途都如數家珍,令我印象深刻,原來漫畫背後要做多少的考據與資料搜集、整理的功夫,畫歷史人物要有人物的立體照片可以模擬,畫物件最好要看見實品,那麼,已經消失的街道地景,又要如何重現呢?
住在永和超過四十年的邱若龍老師,帶我們繞永和巷弄時簡直就像在自家庭院裡穿梭似的,聊起還未築堤前的環河東路,過去長滿了桂竹林,林子外就是土坡,再過去就是新店溪,到對岸台北要坐船過去;聊起,也是畫家的邱爸爸(柏油畫大師邱錫勳),一早就拿著釣竿、畫架,一邊釣魚一邊畫畫,小孩子沒上學時就跟著老爸在溪邊玩耍。上學之後,怕同學躲在街角突襲,他故意不走馬路,老是沿著河邊土坡去上學。聊起,他童年的永和四處都是菜田、圳溝,種許多菜頭,也有木瓜田。養菜人家取糞澆菜,所以有俗諺「吃菜就是吃屎」;聊起,永和每次淹大水時,養豬人家的豬就漂啊漂的,漂到土坡邊眼看著就要落溪了,一群大人東拉西扯忙著要把豬隻救回來……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451c0_29b448ab8c0c440481f7fedbc97af178.jpg/v1/fill/w_475,h_317,al_c,q_80,enc_auto/7451c0_29b448ab8c0c440481f7fedbc97af178.jpg)
這些,都是已經消失的永和。老師說,如果不是我提起想要了解老永和的過去,恐怕他也不會去回想這些事情。聽著他描述四、五十年前的永和,令我感到熟悉又陌生。至今,永和還留有一些矮房子、少數的土角厝,菜田在永和城內已經消失,圳溝想必都埋在地底,沒人養豬,河堤築起來,河邊規劃成公園,永和的老鎮氣味,只有在繞著迷宮般的巷弄時,才能深刻的感受到。我央請老師將這些回憶畫成漫畫,後來,看到老師的作品時,我心裡想,漫畫是一種多麼神奇的東西,一幅畫裡就能夠讓時光瞬間回到眼前,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啊?
但是,這樣的能力,邱若龍老師認為其實是人人有的,只是有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已。今年,我們邀請他開課時,問到是否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繪畫基礎,才能來上課,他說其實只要有興趣就可以了。他特別談到,許多人以為漫畫是「亂畫」,這是一種誤解。漫畫作為一種以視覺呈現的創作形式,它需要將文字、聲音、語言,轉換成視覺、圖像;它能夠作為電影作品的前導,完成故事、分鏡、服裝造型、場景道具設計、美術等等,因此需要有嚴謹的考證、考據功夫;它需要觀察,人物的構型、表情……凡此種種,都是創作的基礎功夫。
初級班的課程裡,邱老師將帶領大家進入漫畫的世界,學習用漫畫說故事的最基礎技巧,進階課程的漫畫工作坊,他則會帶領學員,讓每個學員學會發展自己的圖像故事。
機會難得的課程,錯過這一輪,就不知道等何時才會有囉!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451c0_5c9f4ddf78dd4b159be467e0dfcb931a.jpg/v1/fill/w_488,h_315,al_c,q_80,enc_auto/7451c0_5c9f4ddf78dd4b159be467e0dfcb931a.jpg)
五月初階課程綱要: 1. 畫漫畫的基礎概念 a. 從霧社事件到賽德克巴萊 b. 漫畫是什麼?需要做些什麼準備 c. 漫畫的種類以及風格
2. 速寫畫 a. 如何轉化文字、語言、聽覺為畫面、實像、視覺 b. 線條的練習 c. 基礎人形練習 d. 臉型、五官以及基本表情
3. 四格漫畫 a. 自己的主角設定 b. 設定演員表演單 c. 主角、配角的發展
4. 如何畫在地故事 故事、腳本、場景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