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讀書會

一、 成立目的
  「消滅一個民族的第一步就是抹煞掉它的記憶,毀滅它的書籍、音樂、文化、歷史。然後找人重寫新書、製造新文化、創造新歷史。不久這個民族就會開始忘掉它的過去和現在,那麼外面的世界要把它遺忘就更快不過了。」-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身在台灣,不論是在大學校園中還是社會上,有許多社會問題,種族、性別歧視、校園霸凌、團保議題、政府的漠不關心等。但社會大眾對於許多這類的議題不但不太會去主動找資料和相關書籍閱讀與了解,反而都是依靠連自己都信不過的大眾媒體,這個社會有一個亂象,就是大家都知道媒體不可全信,可是卻還是依然的想信媒體且很少懷疑。我發現這個社會的問題不僅是閱讀風氣不盛,大家對於這一塊土地的過去的歷史、現在的情勢和未來的可能,不但不是很熟悉,很多時候反而用自己腦海中錯誤的概念,單純的以為自己在做一件愛土地愛社會的事。目前台灣每年出版的書籍很多,多到列名單都列不完的地步,然而真正能夠深刻的書有多少?無疑的,在這個時代,人們已經厭倦含辛茹苦地細細品嘗書本的美味了。
  對於現代人的閱讀喜好,因為生活壓力大,所以理所當然的比較喜換閱讀輕鬆的讀物。但是這一類的書籍老實說除了暫時遺忘壓力之外,它似乎沒有任何功能。我無法在這些書籍中獲得閱讀的真正快樂,有時候反而會覺得讀這些讀物是在浪費時間。本人沒有惡意,只是個人在娛樂這個選項上不會選擇純文字的實體書而已。但本人還是認為這一類的讀物其中也是有許多深刻的作品,可是如果要用平均比起來的話,經典作品的程度顯然是高很多,但它就常常很難讀且很費力,所以常常讓人望之卻步。本人相信只要想讀一定就可以讀起來,經典不需要讀多,但要讀透。所以讀一些少許的經典,慢慢地讀,或許比較容易上手。
  就像米蘭昆達拉所說的一樣,逐漸地忘記了自己的歷史、文化。我們有很多很多新書,然後很多很多的新文化,好讓我們忘記自己原本是誰,接下來,就是整個世界忘記我們是誰了。於是乎,就算是一種個人的情感或是喜好也好,我想要找一些人一起來讀和台灣有關的東西,不論是文學還是歷史或是人類學,既然我們已經離過去的歷史環境遠去,且無法返回,但或許我們能夠重這些書籍中,找回我們上上一代的回憶和感覺吧!


二、 書單
目前書單順序依序如下:
《台灣歷史圖說》、周婉窈、聯經出版社、1998
《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鄭維中、如果出版社、2006
《福爾摩沙變形記》、撒瑪納札、大塊文化、2004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歐陽泰、遠流、2007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許世楷、玉山社、2006
《華麗島的冒險》王德威、黃英哲、麥田、2011
《楊逵文集》<小說卷>、楊逵、台海出版社、2005
《台灣新文學史》、陳芳明、聯經出版社、2011


  本讀書會目前無意處理日本投降後之台灣史,主要是因為這一段歷史爭議頗大,且會和政治立場有不小的關係,沒有先建立起了解台灣歷史的背景和閱讀與解釋歷史的包容力和多樣性原則之前,本讀書會是不會碰的,但並不代表日治後之歷史不重要,可以的話可在未來討論這一塊。
  第一本乃是台灣歷史的綱要性介紹,簡單易讀,且有許多重要的概念。第二與第三本屬於一手史料的部分,主要討論荷治時期前後的台灣的「形象」,這時期的台灣西洋史料特色就是遊記和故事集。第四與第五本為論文,主要是探討台灣自如何變成一個明、清代中國的形象,第二本就是第一本以台灣人為主要觀點的日治時期歷史論文,在台灣史的學術地位頗為重要。第六、第七、第八本為文學的角度,這可以做到了解當時台灣知識分子的想法的作用,重點是在台日人的想法也是歷史上一個不可會缺的角色。台灣新文學史那一本只會讀到日治時期結束。台灣史二戰後的部分本讀書會迫於能力限制只得暫時擱置,會許在明年可以把戰後的部份以及缺漏的清朝與史前文化和許多一手史料的閱讀補齊。

三、地點與週期
讀書會的地點後來決定在台北,但是目前還不清主要在哪裡進行,可以請想參加的人提供建議地點,之後再發信通知。讀書會次數為十一次,《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灣新文學史》各為兩次,其餘書本為一次。書會週期為兩個星期一次,於星期五下午或是星期日下午這兩時段擇一舉行,每一次的時間大約是兩個半小時。第一次的選書為《台灣歷史圖說》、周婉窈、聯經出版社、1998。人數大約是六至八人之間,大約於六月底的時候開始,等時間確定後會通知大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本讀書會依然會持續進行。


四、 報名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uyugCBubrz37kLbAFjZqxVMITwh7HeT-qZk-1tC2ZYs/viewform


五、 聯絡人資料
林駿騰 rq87106@yahoo.com.tw

bottom of page